Skip to main content

購物車

您會獲得 VIP 禮遇!

無法購買的項目
請檢閱您的購物車。您可以即刻移除無法購買的項目,或者我們將於結帳時為您自動移除。
項目項目
項目項目

專屬於您的推薦

Loading...

東南亞 電子書

如果您喜歡 東南亞 電子書,或許您也會喜歡這些熱門精選。
顯示第 124 個結果,共 1847
跳過側邊欄篩選條件
  • 開箱臺灣史:一本制霸中小學108課綱臺灣史學習內容!

    吳宜蓉 ……
    Welcome to Taiwan!這裡曾經是文明落後的鬼島,也是物產豐饒的寶島;屬於這片土地的歷史,讓我們一起來解鎖!金石堂、博客來人文史地榜暢銷作家全新力作!一本制霸中小學108課綱臺灣史學習內容!文藻外語大學師資培育中心講座教授.前教育部政務次長蔡清華 專文推薦百萬歷史YouTuber cheap、故事Story Studio主編 李律、藏書家 黃震南、中央大學歷史所副教授 蔣竹山、臺灣吧執行長 蕭宇辰、高雄市新上國小教師 賴秋江 好評推薦!(依姓名筆畫序排列).鄭成功「抗清唯一品牌」、「臺灣價值守護者」名號,只是人設?.「臺灣現代化之父」劉銘傳以撫番之名,行屠殺之實?.英國駐臺外交官投資眼光獨到,打造了輝煌的「茶金歲月」?.後藤新平積極改善公共衛生,讓臺灣人的平均壽命提升六.四歲?.蔣渭水醫師創立「臺灣文化協會」,講演會盛況媲美巨星演唱會?.戰後臺灣每年獲得四十億美援大禮包 ...閱讀更多內容

    NT$245 TWD

  • 強制移住──臺灣高山原住民的分與離

    Forced Relocation of Taiwan's Highland Indigenous Peoples

    葉高華 ……
    系列 第 32 冊 - 臺灣研究叢書
    本書梳理高山原住民從「現地保留」到「下山種稻」的轉折過程,並透過41張精細的地圖與社會網絡圖,說明泰雅族、賽德克族、太魯閣族、布農族、排灣族、魯凱族如何在移住過程中被打散重組。全書立基於事件時間性,闡明歷史的路徑依賴、時間異質因果、全局偶連性等特性,並駁斥「強制下山乃歷史進程之必然」與「統治者為了分化原住民而推動移住」這兩種常見解釋。本書附錄的「原社沿革表」完整考訂1931年526個原社後來九十年之沿革,並銜接至當代部落;「部落索引表」則可從當代部落查詢其源頭的舊社。此二表也是今後相關研究不可或缺的基礎資料。★ 本書附有5頁拉頁,詳細標示1931年泰雅族、賽德克族、太魯閣族、布農族、排灣族、魯凱族各原社的社會網絡。 ...閱讀更多內容

    NT$521 TWD

  • The Golden Road

    How Ancient India Transformed the World

    William Dalrymple ……
    THE INSTANT SUNDAY TIMES BESTSELLERA Waterstones and TIMES HISTORY BOOK OF THE YEARA SPECTATOR and History Today BOOK OF THE YEARA revolutionary new history of the diffusion of Indian ideas, from the award-winning, bestselling author and co-host of the chart-topping Empirepodcast'Richly woven, highl... ...閱讀更多內容

    NT$603 TWD

  • 家在世界的屋宇下:諾貝爾獎經濟學大師阿馬蒂亞.沈恩回憶錄

    Home in the World

    譯者 邱振訓 ……
    諾貝爾獎經濟學大師從小親受泰戈爾啟蒙薰陶出身印度孟加拉而胸懷世界在歷史與思想的各股潮流中走過有如智慧金礦般的獨特人生如今他已九十歲,但在書中彷彿他仍單車輕快一溜騎過無情大地,載滿了有情眾生,翻山越嶺。在戰亂貪腐中搖搖晃晃快要解體,卻哼著歌滿懷壯志向前,要為萬世開太平。──盧郁佳(作家)阿馬蒂亞.沈恩是出身印度的偉大學者,在全球知識圈有深遠的影響力,一生崇尚論理與包容的精神,更用經濟學改變了世界。這本書從頭說起他的生命故事。他的父親是化學教授,母親是劇場舞者,外公是梵文與印度哲學專家,他自小就浸淫在豐富的知識和語文環境中。泰戈爾秉持高尚教育理想創辦的桑蒂尼蓋登學園,更成了他的學養奠基之地(阿馬蒂亞的名字還是泰戈爾幫忙取的)。甘地是另一個沈恩見過的大人物,他對甘地跟泰戈爾之間關係的描寫也頗耐人尋味。沈恩的學識養成是一段精彩非凡的歷程。加爾各答的學院街咖啡館瀰漫著論辯與分享知識的風氣,比大學.. ...閱讀更多內容

    NT$434 TWD

  • 成為台灣客家人(台灣史論叢 客家篇)

    Becoming Taiwanese Hakka

    系列 第 5 冊 - 台灣史論叢
    「客家」早期的英譯之一是guest people,其主要的形象為人在歷史過程中的流動與遷徙,他們到新墾地時相對於在地先住民的「客」。本書作為一部聚焦於「台灣客家人」的學術專著,探討客家人在台灣歷史中如何在新地移墾定居、安身立命、繁榮發展,「成為臺灣客家人」的過程。客家人在流動與定居的過程中,面臨到國家政策、土地開發,以及持續與先住民協商的族群關係,還有自我/族群認同等重大課題。故本書選錄的8篇論文,以清領至現代的歷史時序為經,南、北客家族群的地域平衡為緯,同時結合歷史學、人類學與社會學的研究主題、方法與視野,引領讀者剖析台灣客家文化的嬗變。 ...閱讀更多內容

    NT$356 TWD

  • 島史的求索(台灣史論叢 史學篇)

    Historiography Envisioning an Island History

    系列 第 11 冊 - 台灣史論叢
    《島史的求索》是一場實驗,一個期待,更是一份邀請!本書透過10篇選文,為年輕讀者們勾勒當代台灣史研究的重要面向及發展動態,從而與前輩學者的先驅性作品進行跨越世代和學科的知識對話,共同想像與構築台灣史學的嶄新願景。本書從當代台灣史研究的整體視角,回顧1980年代以來學者對於台灣島史觀、知識系譜與學術脈絡、史料學與方法論、以及歷史解釋及跨領域對話等方面的代表性議題和研究成果。各篇選文著眼各篇作者的代表性及論文的學術意涵,以協助讀者認識並思考當代台灣中心觀史學的具體內涵及特徵。全書導讀則從史學史的分析觀點,說明當代台灣史學的興起、發展與轉變,除反映解嚴前後台灣本土社會運動及政治民主化潮流的影響,亦有其長期知識傳統及學術內在理路。台灣史如今不再是長期以來的政治禁忌,而是民主台灣的新興顯學與學術公共財。更脫離過去附屬於中國地方史,日本殖民地史及西方區域研究等主流典範的邊陲位置 ...閱讀更多內容

    NT$474 TWD

  • 成為臺灣人──殖民城市基隆下的民族形成(1880s-1950s)

    Becoming Taiwanese: Ethnogenesis in a Colonial City, 1880s to 1950s

    譯者 堯嘉寧 ……
    戴維理, Evan Dawley ……
    系列 第 27 冊 - 臺灣研究叢書
    從「成為臺灣人」到「身為臺灣人」,在殖民城市基隆喚醒被隱埋的在地認同與民族意識。臺灣接連受到清朝,日本和中國政府統治,每一個政權都對這座島嶼和居民的現代化,文明開化有各自的規劃藍圖,也根本上影響1880年代到1950年代臺灣人意識的形成。從清治末期到戰後初期,基隆城一直有著無限可能,作為實體和想像邊境的一部分,在帝國和民族國家的交界處占有重要位置。作者從在地認同,社會團體,宗教文化,福利領域等面向,以可謂首當其衝站在臺灣現代變遷最前線的港都基隆為中心,檢視一段臺灣人民族起源的歷史。「成為臺灣人」的過程中,基隆居民扮演先鋒角色,菁英士紳,組織機構,國家行為者在此地都有過協商與努力,最後得以獲得預期之外的成果和意義。因此如果要完全理解現代臺灣人的認同,仔細探討他們的經驗和活動至關重要,本書所討論的正是如何經由這些複雜多變的關係而「身為臺灣人」。 ...閱讀更多內容

    NT$458 TWD

  • 殖民地的法學者──「現代」樂園的漫遊者群像

    Wandering the Modern “Paraíso”: Portraits of the Jurists in Colony

    吳豪人 ……
    系列 第 4 冊 - 臺灣研究先行者叢書
    作為統治核心的專業法律人,對殖民地台灣留下了什麼刻痕?本書是一本正統的法思想史學術著作,運用嚴謹、專業的比較思想史的方法,加入法社會學的觀點,追溯日本在臺殖民法律人──法學者、法官、檢察官與律師──思想的根源、特質,歸納其類型,並且深入地評價其影響。在〈導論〉之後,第一章分析及評價殖民統治初期,日本法學者岡松參太郎如何嘗試將台灣的慣習法體系,改造成近代德國法體系的事蹟及其法思想。第二章則以私法學的角度,檢討台灣的慣習法中與台灣人自我認同關係最深的「祭祀公業」制度的法律性質,以及祭祀公業之沒落,如何改變了台灣人民族認同的形式與内涵。第三章以台灣進入現代法體系之後首次發生的政治裁判──治警事件的裁判過程為背景,探討當時的台灣知識分子,如何運用法庭抗爭與殖民者進行對抗的戰術及其極限。第四章則透過顯密二教兩種類型的法學家的介紹與比較,說明「凡庸之善」姉歯松平與「凡庸之惡」増田福太郎 ...閱讀更多內容

    NT$332 TWD

  • 福爾摩沙及其住民-19世紀美國博物學家的台灣調查筆記

    Formosa and its inhabitants

    譯者 林弘宣 ……
    Series series 台灣經典寶庫
    一部塵封百餘年的珍貴書稿,首次曝光!1873年,Steere親身踏查台灣,走訪各地平埔族、福佬人、客家人及部分高山族,以生動趣味的筆調,記述19世紀下半的台灣原貌,及史上西洋人在台灣的探險紀事,為後世留下這部不朽的珍貴經典。中央研究院 李壬癸院士 特別推薦本書以其詳實記錄,有助於我們暸解19世紀下半、日本人治台之前台灣島民的實際狀況,對於台灣的史學、人類學、博物學都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中研院院士 李壬癸1873年,年輕的美國博物學者史蒂瑞(Joseph Beal Steere)遊遍中南美洲後,轉而橫越太平洋,一舉深入外人眼中神秘詭譎的福爾摩沙島,展開長達半年的調查採集之旅。當時島上的西方人士極少,像史蒂瑞這種專業的博物學家,更是鳳毛麟角,因此他以超越前人的專業視野,為後世留下這部不朽的踏查記錄。本書的第一部分,就是史蒂瑞走訪邵族、巴宰族、賽德克族、西拉雅族及排灣族等族群的詳實記錄 ...閱讀更多內容

    NT$210 TWD

  • 新加坡的非典型崛起:從萊佛士爵士到李光耀,駕馭海洋的小城大國(全新修訂版)

    Singapore: Unlikely Power

    約翰‧培瑞 ……
    譯者 林添貴 ……
    Series series 八旗國際
    ☆最貧瘠的資源,創造最巨大的財富!☆最邊陲的區域,孕育最現代的社會!☆最複雜的族群,誕生最高效的政府!小小彈丸之地,為何能躍居吞吐世界的大國?新加坡的崛起,在於掌握了歷史潮流。新加坡的成功,來自於海洋與人才!  新加坡的國土面積只有七百多平方公里,約莫是台灣的五十分之一,人口五百四十多萬,不及台北加新北。然而,新加坡卻是全球首屈一指的航運、貿易、金融、教育中心。全世界每年有一半的海上貿易從新加坡旁邊的麻六甲海峽通過,其港口每年經手約五億噸的貨運,經濟實力、人類發展指數都是世界的前段班,人均GDP達72,000美金,是世界第三大、亞洲第一大的國際金融中心。《金融時報》稱它為「東方的蘇黎世」,《經濟學人》將其整體經商方便性評為全球第一。  然而,這一切得來不易。當新加... ...閱讀更多內容

    NT$392 TWD 透過 Kobo Plus 免費享用

  • 馬來西亞:多元共生的赤道國度

    Malaysia: An Equatorial Nation of Co-existing Multiplicities

    廖文輝 ……
    Series series South書房
    歷史分為兩種,一者隱惡揚善,一者不可告人任何國家的歷史都並非獨立存在,乃是由世界地理、文明、人類、戰爭相互影響交織而成。而我們所信仰的,究竟是真實的歷史,或只是歷史書寫下的真實……?馬來西亞這個國度,種族多元,馬來人、華人、印度人、原住民、新移民……在此交會。印度教文化、伊斯蘭教文化、佛教文化、儒家文化、基督教文化、西方殖民文化……在此交融。馬來西亞的歷史,多面向、不單一!震撼的各種聲音和語言!《馬來西亞:多元共生的赤道國度》全新史觀,一部馬來西亞人寫給世界的馬來西亞史揭開隱晦不明、輕描淡寫的官方歷史!還原被消失的昨日我們活在歷史中,卻渾然不覺;過去像破碎的紙片,風吹四散,無從拼湊全貌。巫裔、華裔、印度裔,甚至在馬六甲王朝前就已存在的住民,在由他人譜寫的故事中,追尋自己究竟是誰?在歷史中,究竟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由廖文輝編著的《馬來西亞:多元共生的赤道國度》以地理為點,時間為線 ...閱讀更多內容

    NT$273 TWD

  • 從暹羅到泰國:失落的土地與被操弄的歷史

    譯者 夏恩‧史崔特 ……
    譚天 ……
    Series series South書房
    「吳哥窟是泰國的!」2003年,一位泰國女藝人如此爭議性地宣稱。對泰國人而言,他們的土地遭到竊取,視之為國殤;然而真相究竟如何?到底泰國是未遭殖民的獨立英雄,還是失土受辱的犧牲者?看國家機器如何張牙舞爪地控制人民看當權者如何操縱歷史記憶以動員民眾支持一齣經過精心策畫的泰國近代史大戲,正在現實世界上演當歷史成為操控民心的工具、軍事擴張的理由、種族沙文主義及宗教迫害的藉口……夏恩‧史崔特(Shane Strate)在《從暹羅到泰國:失落的土地與被操弄的歷史》一書中,對於理解泰國近代歷史及當今政治亂象,提供深刻的新省思!本書討論一段鮮為人知的、想像中的「大泰國」歷史,說明泰國目前何以與鄰國關係緊張、何以對西方勢力如此憎惡,以及它不肯承認境內少數族裔的原因。**暹羅未遭殖民,令泰國人自豪?還是失去了土地,被視作國恥?理解泰國近年複雜政局情勢之前,必須先認識兩種截然... ...閱讀更多內容

    NT$254 TWD

  • 東南亞史:多元而獨特,關鍵的十字路口(未來十年顯學,東南亞研究經典)

    A History of Southeast Asia: Critical Crossroads

    安東尼‧瑞德 ……
    譯者 韓翔中 ……
    Series series 東南亞與海洋
    **——安東尼•瑞德(Anthony Reid)——東南亞史研究權威、亞洲版的布勞岱爾、美國亞洲研究學會傑出貢獻獎得主★★台灣首次出版!東南亞史最權威經典,未來十年顯學!★★★★台灣版作者新序,找回台灣人身上的東南亞性★★**  ◆**  弱國家性╳季風貿易╳多元性別╳外來文化挪用╳語言種族的多樣性  「東南亞」是超越國別史的大集合  是一塊多元而獨特、只能以「東南亞性」名之的  多元族群文明和濕熱叢林水域  東南亞何以成為「關鍵的十字路口」?  台灣位處十字路口的北大門,該如何與之交流?****  ■東南亞「不是中國,不是印度」,始終保持自己的獨特性**  長久以來,東南亞地區在它的鄰居眼中就十分獨特,中國人稱之為「南洋」,印度人稱它為黃金之地「蘇瓦納德維帕」(Suwarnadwipa),阿拉伯人將它稱為「爪哇」,歐洲人則稱其為「更遠的印度」或「超出恆河的印度」。 ... ...閱讀更多內容

    NT$630 TWD 透過 Kobo Plus 免費享用

  • 亦近亦遠的東南亞:夾在中印之間,非線性發展的多文明世界

    石澤良昭 ……
    譯者 林佩欣 ……
    Series series 興亡的世界史
    **東南亞型的歷史是以「森林、水田及海」為基礎,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歷史。深耕吳哥研究五十年的學者,從佛像與碑文考古中解讀出繁榮與衰退的訊號,呈現東南亞夾在「中印」之間,吸納並消化、非線性發展的多文明世界。**  常見的東南亞史,多採取國別史和民族史的視角,而缺乏通觀該區域的文化或文明的著作,也更多聚焦在歐洲人進入東南亞之後的歷史。甚至,「東南亞」一詞也是歐洲人的發明。  那麼,古代的東南亞史是什麼樣貌?對於沒有留下文獻的文明,如何從遺跡建構出偉大王朝的歷史?而作為一個夾在印度和中國兩大古文明之間的區域,東南亞型的文明是什麼?而我們又該如何認識?  一八六六年,在首度對吳哥遺址進行科學調查的法國考察團中,一位考古學家後來回想初次見到吳哥窟時的情景,讚嘆道是「超越最壯麗的夢境的存在」。  本書作者從一九六○年代開始進入柬埔寨吳哥遺址的現場從事考古調查,親手「觸摸」歷史 ...閱讀更多內容

    NT$385 TWD 透過 Kobo Plus 免費享用

  • 半島之龍:越南脫離中國,追求自由與認同的原動力

    小倉貞男 ……
    譯者 林巍翰 ……
    Series series 東南亞與海洋
    **越南――「龍的真正傳人」!在帝國夾縫之間奮力求生的越南,在世界史上持續發出響亮的怒吼!龍的真正傳人,秉持東南亞文化認同和民族自豪,讓越南成為史上唯一擊敗中國、蒙古、法國、美國等強權的國家!**  ◆  以清晰的學者之思,流暢的記者之筆  透過說故事的方式,完整解答越南史  ──日本越南史專家小倉貞男的畢生代表之作!**  ■最陌生的鄰居:越南**  說到越南,你(妳)會想到什麼?是風光旖旎的下龍灣、古色古香的順化皇城?還是價格實惠又美味的越南河粉、法式麵包?台灣和越南隔著南海遙遙相望,台北飛河內,只不過兩個小時。可是,即使兩者的地理位置如此接近,台灣人對越南史恐怕仍是一知半解。其實,台灣和越南有非常多的共通點:兩者都受到中國制度和文化的深遠影響,也都曾身為列強的殖民地而邁入現代化,最重要的是,兩者都在追求自我認同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日本學者小倉貞男曾長期擔任《讀賣新聞》西貢 ...閱讀更多內容

    NT$336 TWD 透過 Kobo Plus 免費享用

  • 歷險福爾摩沙--回憶在滿大人、海賊與「獵頭番」間的激盪歲月

    PIONEERING IN FORMOSA--Recollections of Adventures among Mandarins,Wreckers, and Head-hunting Savages

    譯者 陳逸君 ……
    Series series 台灣經典寶庫
    必麒麟(W. A. Pickering),英格蘭傳奇冒險家,當時最著名的「台灣通」,用這部回憶錄將我們帶回野蠻、危險又生氣勃勃的十九世紀福爾摩沙。透過他的親身見聞,我們看到平素貪財獨斷的滿大人,某日卻因上級突然要造訪而倉皇失措,火速重振已廢弛數十年的軍備的荒唐場景。我們也聽到自視是天下惟一人種的漢人,對著「蠻子」大談殺嬰之必要性,並強調發明蒸氣機根本算不上智慧。當然,冒險性格濃烈的漢人農夫漁夫,在烈日之下對路過客大擺擋路劫財的陣勢,或對遇難船舶使出拆船越貨的絕活時,其模樣自然也被生動地保存下來。書中還迴盪著被逼到生存邊緣的平埔族老婦的顫音:「白種人才是我們的親戚,他們不屬於邪惡、留長辮的漢人,我是何等的幸運,竟在兩眼昏花、面臨死亡之際,又看見『紅毛親戚』。」但剽悍純真的原住民,永遠是必麒麟最神往的朋友,他記下夜闖魯凱族萬斗籠社的每一刻,那月光下進行的奇異又羅曼蒂克的歌唱會,那被「野蠻人 ...閱讀更多內容

    NT$245 TWD

  • 極簡泰國史

    一冊でわかるタイ史

    柿崎一郎 ……
    譯者 蔡婷朱 ……
    Series series 圖解雜學
    陀羅缽地.蘭甘亨.阿瑜陀耶王朝.山田長政寶寧條約.緩衝國.鑾披汶.血腥五月.塔克辛【本書特色】◎一冊認識泰國,追溯王朝更迭的自由國度,如何在列強之間以高明的外交手段,確保自己國土的歷程。◎全書依時間脈絡分7個章節,各章均附小專欄,介紹國王貴族、僧侶、藝術家與文學人等泰國名人。◎隨主題搭配簡易的地圖、好懂的關係簡表與生動插圖,不必死背,讀歷史也能像看話劇一樣有趣!  提到泰國,大家首先想起的應該是辛辣清爽的泰式料理、五顏六色的熱帶水果、輝煌壯觀的寺廟高塔、四季如夏的熱情沙灘、活力四射的傳統市集吧?  然而,教科書中卻很少仔細說明這個旅遊勝地的歷史過往,只是以短短的篇幅提及泰國的首都「曼谷」,以及如何在列強的魔爪下保持獨立。    泰國位於歐亞大陸的東南方,屬東南亞國家,國土形狀就有如泰國國寶──大象的側臉。但泰國其實是距今約100年前才開始擁有這片象臉國土的。  此前,泰國歷經數個王朝的更迭 ...閱讀更多內容

    NT$245 TWD

  • 1921穿越福爾摩沙:一位英國作家的臺灣旅行

    Through Formosa: An Account of Japan's Island Colony

    ◎西方殖民地官員第一手觀察,以獨到的觀點道出日本殖民統治臺灣的優缺點,並綜觀和分析臺灣各種產業和建設,是日治時期臺灣珍貴的精彩史料。◎著作等身的文學作家,以幽默風趣的文筆寫出引人入勝的報導文學,並大量參考臺灣歷史相關英文著作,是非常優秀的遊記作品。◎生動的文字穿插數十張日治時期的臺灣影像,讀來宛如親臨現場般令人回味無窮。1920年代的臺灣最繁麗生動的畫像1921年4月,英國旅行家魯特夫婦橫越太平洋和大西洋,返國途中,他們從南到北穿越臺灣(西方人稱為福爾摩沙)。由於當時英國接納日本移民前往北婆羅洲開墾,魯特得以透過殖民地官員友人的介紹,成為臺灣總督府的貴賓,在總督府官員的隨行下遊覽日本的島嶼殖民地。此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日本統治臺灣即將屆滿三十年,進入文官總督時期,實施內地延長主義。然而,民族自決風潮已至,臺灣人的議會請願運動方興未艾;戰勝國日本雖取得世界強國的資格 ...閱讀更多內容

    NT$224 TWD

  • 來去馬來西亞:從鄭和、孫中山到《辣死你媽》,原來馬來西亞與台灣這麼近

    黃偉雯 ……
    Series series 八旗國際
    在飽受打壓的國度,遠渡他鄉的華人如何在此建立家園?從600年前華人的故事開始,重新認識馬來西亞!  由曾在馬來西亞擔任校長的台灣人帶路,  來到姓氏橋,喝上一碗肉骨茶,  看見華人從外來者到成為馬來西亞人的族群困境、文化傳承與創新之路。                        馬來西亞,我們對這個國家的熟悉從華人開始。根據統計,從馬來西亞來台灣念書的學生人數以每年1000人的人數成長。在2017年,留台的大馬學生人數突破17500人,僅次於港澳。事實上在過去50多年來,台灣是馬來西亞華人留學的重鎮。他們許許多多人從我們身邊走過,而我們熟悉的歌手,從梁靜茹到黃明志,都是來自馬來西亞的華人。但大多數的台灣人仍不清楚馬來西亞是個什麼樣的國家?馬來西亞華人為什麼來到台灣?為什麼他們的中文說的這麼好、甚至說台語也能通?當我們開始問這些問題,就會發現華人或許是我們理解馬來西亞的最佳引路人。**  ...閱讀更多內容

    NT$294 TWD 透過 Kobo Plus 免費享用

  • 為什麼是臺灣?──中國領土完整的地緣戰略理由

    Why Taiwan?: Geostrategic Rationales for China’s Territorial Integrity

    譯者 蔡耀緯 ……
    華安瀾, Alan Wachman ……
    系列 第 33 冊 - 臺灣研究叢書
    為什麼只有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為什麼只有臺灣值得中國終須一戰?為什麼只有臺灣對中國至關重要?從大清王朝、中華民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在中國近代數百年來政權的地位經常隨著種種因素而變動,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國與外部強權的關係,並始終觸發中國領導人「必須控制臺灣才能保障中國大陸安全」的焦慮。作者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將臺灣納入「想像地理」的一部分,且決心併入臺灣的理路並非出自意識型態,而是根植於視臺灣為中國安全保障之樞紐的確信。本書運用多種史料,包括歷史檔案、政府宣言,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分析員和西方學者的各方論著,以追溯中國對臺灣考量的演變過程。首要目標為解釋北京方面何以認為臺灣值得一戰,次要目標是要把中國的軍事化戰略置入歷史脈絡中。第三個重要特點,則是若不考量地緣政治及1949年以前歷史的效應,就無法正確認知臺海紛爭的當前階段。★ 美國戴維森學院東亞政治學教授 任雪麗(Shell... ...閱讀更多內容

    NT$411 TWD

  • 發現峇峇娘惹:推動近代東南亞發展的神秘商業貴族

    プラナカン─東南アジアを動かす謎の民

    太田泰彥 ……
    譯者 葉靜嘉 ……
    Series series 黑盒子
    粉紅色的瓷器用具、色彩繽紛的建築風格、華麗印度風的可巴雅和巴迪衫、融入日常生活的香草、以椰子和鳳梨製作的酸酸甜甜娘惹菜……融合中國及東南亞傳統的移民「峇峇娘惹」,為什麼他們的文化會這麼可愛?日本最重要的國際新聞獎得主,深入東南亞各地如檳城、曼谷、新加坡,探索峇峇娘惹不為人知的前世今生、歷史傳承與文化創新!  神祕而充滿魅力的「峇峇娘惹」(亦稱為「土生華人」),是當代東南亞一個極具特色的族群。他們的祖先是來自中國南方的華人移民,這些移民與東南亞的當地人通婚,自十五世紀以來持續繁衍生息,雖然他們還保有中國傳統及習俗,但在語言及生活習慣上,也融入當地文化,成為東南亞的一部分。  作為跨海移民後裔的峇峇娘惹,數百年來是西方與東方貿易及文化交流的橋梁,因而有「商業貴族」的美... ...閱讀更多內容

    NT$252 TWD

  • 尼泊爾:不平衡的邊界

    All Roads Lead North: China, Nepal and the Contest for the Himalayas

    喜馬拉雅山區族群的生命經歷搖盪在中國與印度的權力拔河中強國夾縫中的內陸小國該往何方尋求出路?潘美玲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專文導讀尹雯慧 記者阿潑 文字工作者林汝羽 《桑和朵瑪:西藏離散社群的流動與社會韌性》作者林齊晧 《udn global 轉角國際》主編陳德政 作家楊重源 台東馬偕身心科主治醫師劉士銘 《絲路裸心飄流》作者鍾文音 作家聯名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列)2020年六月,卡拉帕尼發生領土爭議,印度責怪尼泊爾引起局勢緊張,這時候的尼泊爾開始敢於為自己發聲,與中國的關係也日漸加深。但在種種指控與政治上的裝腔作勢之外,這反映了一個新的現實:南亞的權力局勢已經在重構,為中國騰出了空間。尼泊爾轉而求諸北方並非一夕之間發生的事。尼泊爾與中國的連結有著奠基於佛教的深厚歷史淵源,可追溯至西元紀年早期。印度在2015年對尼泊爾展開... ...閱讀更多內容

    NT$336 TWD

  • 「帝國」在臺灣 I ──殖民地臺灣的時空、知識與情感

    The Empires on Taiwan : Time, Space, Knowledge, and Sentiment of Colonial Taiwan

    系列 第 9 冊 - 臺灣研究叢書
    過去的,並未真正地「過去」;它只是轉換形式,在我們的生活中存續著。日本帝國對臺灣的殖民統治,如何滲透進入庶民生活的知識與文化肌理?後殖民的臺灣在今日又應如何看待這一段曾經被殖民的歷史經驗?時空╳知識╳情感,殖民地的三種帝國描圖本書鎖定日本帝國統治之下的臺灣,並同時涵蓋帝國主義與殖民地在地觀點的研究視角,亦即將殖民地的文化狀況當作是帝國主義與殖民地在地觀點的相互指涉與相互交疊的結果。書中以討論的材料與內容區分,分別以「空間與時間意識的描圖」、「知識與知識社群的描圖」、「藝術與情感結構的描圖」為主題。‧空間與時間意識的描圖:從地方社會治理到殖民空間權力的交涉折衝,到日本統治下的「國家節日」如何讓臺灣人社會的「時間制度」有所改變,進而比較「國家」與「民眾」的時空意識,並不見得完全相同。‧知識與知識社群的描圖:以辯護士及語言媒介的角度,探討知識... ...閱讀更多內容

    NT$284 TWD

  • 殺戮的季節:一九六五至六六年印尼大屠殺史

    The Killing Season: A History of the Indonesian Massacres, 1965-66

    系列 第 29 冊 - 春山之巔
    ◆奧本海默紀錄片《殺人一舉》《沉默一瞬》的歷史背景◆◆近年最重要的東南亞歷史研究著作之一◆2021****年喬治凱亨獎(George McT. Kahin Prize)2020****年軍事史學會傑出圖書獎2019****年萊姆金圖書獎(Lemkin Book Award)2019****年國際亞洲學者大會圖書獎(ICAS Book Prize)2018****年《金融時報》最佳選書2018****年《外交事務》最佳選書「如果想要理解印尼的悲劇,以及人類為什麼有時候會做出規模龐大的可怕事情,這是一本必要的讀物。」——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stro... ...閱讀更多內容

    NT$483 TW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