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hopping Cart

You're getting the VIP treatment!

Item(s) unavailable for purchase
Please review your cart. You can remove the unavailable item(s) now or we'll automatically remove it at Checkout.
itemsitem
itemsitem

Recommended For You

Loading...

History eBooks

If you like History eBooks, then you'll love these top picks.
Showing 1 - 24 of 66 Results
Skip side bar filters
  • 教育史研究之新視野:探索前沿與趨勢(下)

    《教育史研究之新視野:探索前沿與趨勢》是一本深入探究教育史的著作。本書通過目錄結構,從多個角度對西方教育史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第十七章探討了西方教育史學研究的理論思考、戰後發展格局以及不同國家的教育史學流派。接下來的第十八章則聚焦於西方大學史研究,探討了這一領域的研究緣起、現狀和未來趨勢。民族主義對西方教育史的影響成為本書的另一個重要主題,第十九章詳細分析了民族主義對西方教育史的影響,特別是對美國早期教育史學的影響。第二十章至第二十三章探討了戰後西方教育史學流派的發展,包括修正派教育史學、西方馬克思主義教育史學、社會性別和女性主義教育史學,以及多元文化主義教育史學。這些章節提供了對不同流派的深入認識。西方馬克思主義教育史學派在第二十一章中得到詳細探討,包括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與教育史研究以及西方馬克思主義教育史學的發展。本書還關注多元文化主義在美國教育史學中的應用 ... Read more

    $9.99 USD

  • 教育史研究之新視野:探索前沿與趨勢(上)

    《教育史研究之新視野:探索前沿與趨勢》是一本全面系統地探討教育史研究的重要著作。本書分上下卷,上卷共16章,涵蓋了當代史學趨勢與教育史研究的各個方面。該書的編寫者們憑藉其豐富的研究經驗,以及對教育史研究的熱情,對教育史的研究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討。他們結合了元教育史學研究、教育活動史研究、教育生活史研究和其他相關研究領域的成果,為讀者呈現了一幅全面且有深度的教育史研究圖景。以其獨特而全面的視角,為教育史研究者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參考資料。無論是對教育史研究有興趣的學者、研究生還是其他教育工作者,都能在本書中獲得豐富的知識和啟發。讀者將會從中瞭解到教育史研究領域當前的最新趨勢和發展方向,並且能夠更好地理解教育史對於現代教育理論和實踐的重要性。在本書中,作者們從不同的角度探討了教育史研究領域的新視野和前沿趨勢。他們深入研究了元教育史學、教育活動史、教育生活史、教育身體史、教育情感史、教育口述史 ... Read more

    $9.99 USD

  • 創見──創建

    九位學校領袖 九個創建未來的故事

    by 何振聲 ...
    全書分為四章,共有十四課。第一章「創建信念與實踐」深刻分析教育界及學校所面對的外圍和內在環境挑戰,揭示他們所面對的困境,指出教師需要有堅定教育信念的重要,並以一位創建型教師如何把個人信念轉化為創新教育,透過建立團隊來成就學校改革,造福學生的經歷,說明推動創新的非凡意義。第二章「創建全人發展校園」由四位中小學校長細說培養學生生命成長的歷程。第三章「創建探知課程」得到四位校長和老師從教學角度出發,分享啟發學生學習潛能的經驗。第四章「團隊創建與連結」探討創建校園的挑戰和機遇。作者相信,上述故事會啟發對教育滿懷熱誠的「你」,思考自己的教育理念。 ... Read more

    $10.99 USD

  • 異鄉港孩──願歸來仍是少年;30個移民家庭的教養歷險記

    人離鄉未必是賤,但離鄉踏上另一國度,個人生活與心理狀態必然又越過高山又越過谷,同時兼顧教養孩子,總是會遇上種種難題。本書邀請30個離散到世界各地的香港家庭分享箇中的心路歷程,期望眾多離鄉別井的港人在傾聽這些故事時,能獲得應對當下處境的智慧和力量。本書訪問內容包括移民後的教育變化、期望及適應,以及家長與孩子的香港人身份認同,闡述了來到異鄉的香港孩子會面對哪些文化差異及衝擊、如何適應及克服困難、學到甚麼假如選擇留在香港所學不到的,以及在香港離散中如何孕育香港的新一代。 ... Read more

    $10.99 USD

  • 蔡锷传奇

    by 欧阳焰钊 ...
    蔡锷,原名艮寅,字松坡,1882年12月18日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市,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国初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民主革命家,是护国起义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蔡锷1916年病逝于日本,1917年4月12日魂归岳麓时被北洋政府以国葬待之,为民国历史上的"国葬第一人"。虽然蔡锷一生十分短暂,却善于辨别政治风云,积极投身革命运动。他思想上开明,信仰共和,主张不仅要强武,还需要军事教育来提高国民素质;军事上理论先进,治军严明,因其以身作则和身先士卒的言行一致而深受广大官兵爱戴。他有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流星,划过中华民国的历史夜空,留下了开创民国、再造共和等不可磨灭的亮色。孙中山先生高度赞赏蔡锷:"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梁启超称赞蔡锷:"为国民争人格"。朱德元帅曾在倡建蔡锷铜像时说:"民国再造,帝制铲除,推厥之勋,当以邵阳蔡公为最。"... ... Read more

    $9.99 USD or Free with Kobo Plus

  •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一书是赫尔巴特的经典理论著作,囊括了赫尔巴特关于教育的主要思想和系统化的思考。赫尔巴特的教育学建立在哲学和心理学的基础上,并形成了一个比较严密的教育学体系。全书分成三编,从教育的一般目的、兴趣的多方面性和性格的道德力量三方面进行阐述。对儿童的基本教育、兴趣的认识、性格和道德的深层次关系有着清晰、深刻的叙述和分析。 ... Read more

    $25.99 USD

  • 德加谟审美教育八讲

    Translated by 王彦鹏 ...
    《德加谟审美教育八讲》一书认为,孩子应该在学校就获得初步的审美观,其重要性不亚于培养孩子的认识观、道德观。当前的审美教育在某些方面存在问题:第一,审美教育只有专业人员参与;第二,审美教育仅涉及世界美的一方面;第三,当前的审美教育导致学生只能间接探索美,比如仅在图片或绘画中发现美,而非亲自从事物中探寻美。若要学生获得初步的审美观,首先教师和家长应获得正确的审美观。鉴于此,本书在自然和艺术方面对美的含义和表达进行了直接、非技术性分析。还阐述了发现美的方式和途径,其中不仅涉及绘画和塑像,还有自然、机械以及生活中的艺术。相信会对关注孩子审美教育的家长和教师有所启发。 ... Read more

    $17.99 USD

  • 水清木華:清華的故事【增訂版】

    by 陳力俊 ...
    新竹清華人,譜寫清華的傳奇故事──從北京清華到新竹清華,從新竹清華到兩岸清華。.以平實的文筆,見證清華璀璨的發展。.集纂眾所皆知的清華歷史,述說鮮為人知的清華軼事。.以業餘校史研究者視角,弘揚清華人百年功業。《水木清華——清華的故事》積累作者於新竹清華大學任教時期,梳理與清華有關之各種典故、事件與趣聞,共一百六十餘篇。第一部分即從國民政府遷台前北京清華說起,有北京清華簡史、庚子賠款與運用、歷任校長事紀、清華風雲人物及西南聯大二三事等內容;第二部分則聚焦新竹清華,有在台發展簡史、校園景觀地理與建物、傑出教師與校友、教學研究貢獻等說明;第三部分為兩岸清華,有各項名人與文化紀念會、兩岸校長面談、兩岸校友聚會、兩岸學術交流等互動,並附有胡適、林語堂、殷海光、梁實秋、錢穆等清華名人事蹟,展現清華大師如林的光輝過往。全書以故事性為主,偶有幽默風趣之語,加入個人情感與見解,展現對清華的熱愛。│本書特色 ... Read more

    $14.99 USD

  • 林蔭下教育

    新界和離島學校的故事

    香港昔日鄉村學校遍佈新界與離島,為農村和漁村兒童提供基礎教育。隨着城巿發展和時代變遷,村校由戰後高峰時期的八百多所,到如今僅餘不足二十所,並各以不同的轉變應對當前辦學和教育的需要。本書嘗試探索新界離島各區的教育發展,梳理區內學校的起源,以及它們最新的狀況與轉變。本書旨在回顧新界和離島的教育發展里程,藉着與各校師長、校友訪談,從他們對成長經歷的回憶,分享昔日鄉村校園生活的趣聞軼事──學生上學時出入阡陌、不同級別學生在同一教室上課、放學後需協助家中農務或出海打魚等。點點滴滴勾勒出各鄉各村的歷史和發展,從而印證教育與社區一起蛻變。書中涵蓋新界和離島學校的起源與發展過程、新界師範教育歷史、地區特色、人物訪談、傳統文化習俗等多個範疇,引領讀者回到上個世紀,感受新界和離島學生的求學生活,並深入介紹社區節慶習俗,從多個角度去了解新界和離島鄉村學校與整體社區文化生活的互動。 ... Read more

    $16.99 USD

  • 跨世紀的海外聯合招生

    by 蘇玉龍, 李信 ...
    Series Book 70 - Do觀點
    海外聯合招生委員會於1995年成立,秉持過往僑教精神與經驗傳承,在僑委會、教育部及陸委會等部會的支持與指導之下,攜手民間企業、學術單位遠赴各僑居地奮力開拓。跨越兩個世紀,海聯已協助培育近20萬名僑生畢業返回僑居地服務,並在當地產經文教等各行各界嶄露頭角,具卓越成就,其對中華民國外交經貿,均有極為顯著的貢獻。本書記錄一段完整的僑生聯合招生歷史(至2020年COVID-19疫情爆發前),由海外聯招會資深伙伴們共同編撰。主要從我國招收僑生的歷史緣由,到聯招會的組成,承接僑教政策任務開始;在海外聯合招生發展過程中,彙整出與僑生招生有關法規之修正、聯招組織及考選制度之變革、以及招生管道與宣導方式等演變歷程;進而列舉出海外重點僑居地(馬來西亞、香港、澳門、印尼、緬甸等)之招生發展始末,以及其重大變革與影響;最後,則由熱心支持參與海外招生的海聯顧問們撰述海外招生經驗作為總結。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 Read more

    $11.99 USD

  • 秘魯僑教三十年見聞

    by 袁頌安 ...
    Series Book 65 - Do觀點
    秘魯是拉丁美洲地區華僑人口數最多、移民歷史最為悠久的國家;對於在秘魯落地生根的華僑來說,如何保存傳統優良文化為重要課題。拜山儂(PAISANO)在西班牙文的意思是同胞、鄉親,在秘魯則是對華人的暱稱。一九九九年適逢華人移民秘魯一百五十周年,秘魯政府特別在利馬市區闢地規劃「中國公園」,重整「中國街」及「中國噴水池」,並設立華人移民紀念碑,許會(Víctor Dionicio Joy Way Rojas)總理在集會中宣佈:全秘魯二千三百萬的人口中,約有二百萬人具有華人血統。秘魯的華僑們集眾人之力,成立了美洲第一所中文學校──秘魯中華三民聯校,在教材編寫上採用通行的楷字體,做系統分明地編排;針對讀書、說話、作文、寫字訂定清楚明確的學習目標,重視學生的需求與實用性。當年的中華民國大使館、僑委會定期提供精選的華文課外讀物給當地學生,幫助他們對華文的語法結構有更進一步的理解與運用,增加獨立思考與想像力 ... Read more

    $5.99 USD

  • 泰國及泰北華文教育

    by 黃通鎰 ...
    Series Book 66 - Do觀點
    皇室公主詩琳通對華文的推廣與重視,大大地改變了泰國人看待華文的態度。泰國政府從善如流,將華文納入主流的教育體制之中,引發全民學習的風潮。回溯泰國華僑教育百餘年來的篳路藍縷,面臨各種危機,華僑不惜冒生命危險,周旋於複雜的政治局勢中,為華文教育的延續與發展爭取存續空間。泰國在東南亞國家是僅次於印尼的第二大經濟體,是華僑、華裔人口最多的國家,在每年數千萬的觀光客中,有80%來自中國大陸、港澳、臺灣、新加坡等地,華文順勢成為實用且必備的語言工具,受到泰國政府的重視。九○年代以後,泰國政府對華文教育逐步鬆綁,迎來了華文教育發展的生機。泰北難民村的華文學校擇地另建校舍,並得到臺灣民間社團、宗教界的財力支援及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的輔導,有大批在臺灣退休的教師、校長,遠赴泰北擔任志工教師,協助推展華文教育,促使華文教育快速發展,教育品質相對提高。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興華文化交流發展基金會希望把所有僑教經驗順利完整的傳承 ... Read more

    $7.99 USD

  • 承教‧城傳:九龍學校的故事

    A City’s Educational Heritage: Stories of Kowloon Schools

    1860年中英簽訂《北京條約》,揭開了九龍發展的序幕,市區急速擴展,人口增長,教育需求亦大增。不少早年扎根於香港島的辦學團體洞悉對岸的教育需要,紛紛跨海拓展教育服務,作育英才。其後,辛亥革命、民國新政府成立、新文化運動,以及抗日戰爭等家國大事相繼發生,不少國內知識分子來港從事教育工作,除港島外,亦有大批國內民眾和學校遷徙至九龍各區。世代更迭,人事遞嬗。如今,走進九龍半島,城市面貌雖已經歷幾番轉變,但仍能隱約從彌敦道、太子道、上海街、大埔道等最早發展的道路和歷史建築,細味新舊城區如何互相交融,從而尋覓各區的歷史延續。現存或停辦的學校,在不同年代,分佈於九龍各處,亦一同譜寫社區歷史,見證城市和教育的變遷。本書涵蓋九龍早期城市發展、教育歷史、人物訪談、藝術教育及文學等多方面的內容,引領讀者重遊熟悉的街道、景點,窺探時代變遷的足跡,並追溯九龍各校的藝術教育如何營造社區文化藝術氛圍。 ... Read more

    $16.99 USD

  • 愛.擁抱青春:在慈大附中相遇

    慈濟四大志業──慈善國際化、醫療普遍化、教育完全化、文化深度化是全球慈濟人共同的心願。為了落實慈濟教育向下扎根、往上茂盛的理想,並延續人文教育的辦學理念,慈濟繼創辦護專、醫學院後,再次以「大愛與感恩」的精神創設中小學。本校創辦人上證下嚴上人慈示:「教育是淨化人心的工作,教育辦得好,是社會的一股希望,更是一股安定的力量。」一九九九年七月十一日,慈濟中小學舉行動土典禮,歷經九二一大地震的考驗,慈濟中小學如期於千禧年的九月開學,慈濟教育完全化的理想正式實現。慈大附中以「慈悲喜捨」為校訓,以「尊重生命、肯定人性」為宗旨;以「品德教育、生活教育、全人教育」為目標,不僅重視專業教育,更重視啟發人的「良能」。希望在此人生價值觀模糊不清的紛亂時代,塑造教育典範。※花蓮慈大附中,屹立走過二十年、七千三百個日子,並持續向二十一年邁進。本書匯集二十年來親、師、生的感動與感恩,以及慈懿會、家長會的關懷與關愛 ... Read more

    $11.99 USD

  • 讀冊真趣味──從懷舊老物件看日治時期台灣教育

    Series Book 110 - 讀歷史
    那時候的操場,也有播音台;那時候的禮堂,也有大掛鐘;那時候的校園,也要努力防疫!  那時候的學生稱老師「先拜」或「先生」;那時候的「囑託」或「心得」,其實是「代課老師」!  大正11年(1922),台灣總督府發布第二次《台灣教育令》後,日治時期台灣的學制大致底定,本書以學制為脈絡,依次介紹「初等教育」(公學校、小學校、蕃人公學校、蕃童教育所、國民學校)、「中等教育」(中等學校、實業學校、實業補習學校、師範學校、高等學校尋常科)及「高等教育」(專門學校、高等學校高等科、帝國大學)的特色,透過制服、學生帽、賞狀、徽章、肩章、名片、出征牌、小碎花包包、賽璐珞鈕釦此類當時學校生活常出現的物件,介紹教育現場的有趣故事,像是:關於老師的100種稱呼、卒業證書/修業證書/修了證書有哪些不同、與奧運失之交臂的台籍女運動員林月雲、帝國大學的第一位女學霸大森政壽、嘉義高女的三條崙水難 ... Read more

    $7.99 USD

  • 漢華七十

    Edited by 漢華教育機構 ...
    《漢華七十》記錄了一九四五年至二○一八年間,幾代漢華人「為祖國」、「為學生」、「為真理」艱苦奮鬥、薪火相傳的感人經歷。全書在闡述漢華創辦、發展歷程的同時,亦交代了當時的社會發展背景,給研究關心香港教育的讀者,提供了真實的資料參考。 ... Read more

    $13.99 USD

  • 共和国教育学70年·教育社会学卷

    by 王有升著 ...
    本书共五章,内容包括:教育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宏观领域教育社会学的拓展、微观领域教育社会学的拓展、教育社会学知识体系的建构、教育社会学学科发展总体反思与未来展望。 ... Read more

    $50.99 USD

  • 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

    by 桑兵著 ...
    本书重现晚清国内学生群体活动的史实,展示这一新兴群体的思维和行为倾向。在注视学生参与爱国民主运动的群体表现的同时,着重考查他们的社会联系及其在社会变迁各方面的角色、功能和作用,使得学术界对近代学生群体的认识增加了五四以前的重要一段,并拓展了研究的层面。 ... Read more

    $35.99 USD

  • 共和国教育学70年·高等教育学卷

    本书内容包括:绪论、高等教育学的萌芽阶段(1949-1976年)、高等教育学的初创阶段(1977-1984年)、高等教育学的形成阶段(1985-1991年)、高等教育学的发展阶段(1992年至今)、高等教育学70年来发展的反思与展望。附录本学科发展大事记。 ... Read more

    $55.99 USD

  • 四川国学院史

    by 魏红翎 ...
    四川国学院于1912年由四川军政府创立,为全省国学机关,宗旨为“提倡国学,发扬国粹”,聘请吴之英任院正,刘师培、谢无量为院副,院员有楼黎然、曾学传、廖平、曾瀛、李尧勋、杨赞襄、等宿儒名士。1927年并入四川大学。在15年间,始终以“国学”相号召,是当时国内国学教学研究的重镇。20世纪初国学运动兴起后,以“国学”命名的大型学术机构,四川国学院是第一所;以政府之力兴办国学院,在全国也是首创,在整个百年国学运动史上也是非常独特的。四川国学院是近代最早出现的大型学术机构之一,具备教学、研究、出版、传播等多项功能,它开展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学术工作和它在国学教育方面的探索,都是很有价值的。四川国学院还是推动蜀学复兴的重要阵地,培养的学生遍布四川,其中蒙文通、向宗鲁、彭云生、李源澄等对于后来四川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这部著作可以加深读者对近代文化的认知。作者运用了大量档案资料,很多是第一次公之于众。 ... Read more

    $28.99 USD

  • 正軌道兮樹風聲:培正中學建校一百三十年史

    by 葉深銘 ...
    「培正培正何光榮,教育生涯慘淡營,培後進兮其素志,正軌道兮樹風聲。」培正由1889年開辦的一所穗城小校,發展至今,於穗、港、澳三地共同開展教育事業。而創建於1933年的香港培正中學,秉持先賢創校精神及傳統,肩負著時代變遷中的教育使命,以基督教全人教育理念,積極回應香港社會發展的需要,教導不同年代青少年人全面成長,成為培育一代又一代紅藍精英的黌園芳圃。本書沿著時間軌跡,梳理培正中學的發展,當中緊扣社會變遷,亦側面反映本地教育政策的改變。在翻閱百年歷史的同時,我們看到一所名校如何通過德、智、體、群、美、靈六個方面,來培養全面而多元發展的學生;又是如何緊貼時代轉變,以堅定的教育理念、優秀的師資與校園設施,樹立百年名校的風範。 ... Read more

    $15.99 USD

  • 中国早期大学校长角色研究

    by 李欣然 ...
    作为掌舵人的民国大学校长是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先行者、奠基人,承担着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历史重任,同时面对政治环境中的激烈碰撞,感受着安身立命之环境的变化,经世致用的文化基因指引他们投身于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致力于增进社会政治变革等活动中。因此置身其间的民国大学校长普遍具备学术与政治的双重关怀。民国大学校长脱离政治而完全归隐于学术是难以实现的;同时又不可能不问学术而完全涉入政治。在中国社会之中,两种角色的自由扮演是困难的。然而,学术与政治两种角色缺一不可。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原因使得这两种角色之间呈现出一定的张力:政治对学术有所制约,学术对政治有所消解,但是二者始终能够达到一种平衡的状况。民国大学校长的人生境遇为我们深刻解读其生存样态提供极好的范本,具有一定价值且富有重要意义。 ... Read more

    $28.99 USD

  • 中国近代教育家精神解读

    by 李玉胜 ...
    本书选择了中国近代教育中部分著名的教育家,如蔡元培、竺可桢等,特别是长期在高等教育实践中形成的高尚精神的基础上,阐释了他们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人格魅力,并对其进行精神解读,有利于指导中国当前的高等教育,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 Read more

    $15.99 USD

  • 大学开学典礼演讲集——维柯论人文教育

    Translated by 张小勇译 ...
    本书收录了维柯在那不勒斯大学所做的新学年开学典礼演讲。前三个演讲讨论学术研究的人性目的,第四、第五个演讲讨论了学术研究的政治目的,第六个演讲讨论了学术研究的基督教目的,合起来就是学术研究的目的这个课题。从第六个演讲开始,维柯就过渡到了学术研究的内容和次序问题。第七篇是经过维柯补充的《论我们时代的研究方法》,在这篇演讲中,维柯开始突破笛卡尔的研究方法。第八个演讲原文已经丢失,本书收录了同一时期体现其演说思想的《普遍法》的概要和序言,因此在教育方法之外,这两篇文章还可以一窥《普遍法》的全貌。第九个演讲则体现了维柯的教育思想在实践中的运用。本书收录的演讲贯穿了维柯学术研究的主要时期,可以全面反映维柯思想的发展变化。 ... Read more

    $31.99 U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