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要内容
標題影像

除了跑步、小確幸和爵士樂——關於職業小說家村上春樹的 5 個關鍵字

由 林廷璋 • 十二月 11, 2024推薦書單

戰後出生(1949)的村上春樹,29歲才開始提筆寫作,他的作品並不像其他戰後日本文學那般厚重陰鬱,文風簡短、輕盈,這也與他過去大量閱讀並翻譯美國小說有關。但他在學生時期的英文成績平平,從高中開始閱讀美國作家的原文小說,像是瑞蒙.卡佛、費茲傑羅和楚門.卡波提等人,都是他非常喜愛的作家。

成為職業小說家以前,村上跟妻子高橋陽子兩人,有段時間白天在唱片行工作,晚上到咖啡店打工,這樣的生活大約過了三年,後來跟銀行貸款再加上手邊的現金,就在東京國分寺車站南口附近,開了一家名為「Peter Cat」的爵士酒吧。他每天利用打烊後的一兩個小時,在廚房寫作,耗費六個月完成了《聽風的歌》,並投稿到文學雜誌《群像》,更一舉拿下新人獎。

他的作品已被翻譯逾五十種以上語言,每當讀者或書迷在談論他時,不光是作品中的迷人之處,同時對於當年促使他開始寫作的契機、或與作品相關的時事議題,及其得獎歷程都相當熟悉,間接也接觸到了他所熱愛的事物,像是從爵士酒吧到跑步。

《聽見100%的村上春樹》 由 傑.魯賓(Jay Rubin)◎著,周月英◎譯

出版社:時報出版

查看電子書

值得一提的是,花費多年時間研究他的作品,並將其中數本譯成英文的哈佛大學日本文學榮譽教授:傑.魯賓,更將他在閱讀與翻譯村上作品時的種種心得和感受,寫成研究專書《聽見100%的村上春樹》,期望能促成更多對村上作品的討論。

倘若要談論這麼一位享譽國際的知名作家,你會用什麼樣的關鍵字組合,去搜尋或理解「他」呢?

村上春樹作品書單

書名 出版年份
Contributor身為職業小說家 Contributor2016
Contributor刺殺騎士團長(套書) Contributor2017
Contributor你說,寮國到底有什麼? Contributor2017
Contributor刺殺騎士團長 第一部 意念顯現篇 Contributor2017
Contributor刺殺騎士團長 第二部 隱喻遷移篇 Contributor2017
Contributor挪威的森林【30周年紀念版】 Contributor2018
Contributor遇見100%的女孩 Contributor2018
Contributor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世界末日版) Contributor2018
Contributor棄貓 關於父親,我想說的事 Contributor2020
Contributor第一人稱單數 Contributor2021
Contributor沒有女人的男人們 Contributor2022
Contributor村上春樹私藏 懷舊美好的古典樂唱片 Contributor2022
Contributor村上春樹經典小說(電子書套書) Contributor2023
Contributor村上私藏 懷舊美好的古典樂唱片2 Contributor2024
Contributor城與不確定的牆 Contributor2024

始終是呼聲最高,卻也陪榜多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曾經有段時間,整個出版圈的人,包括他的書迷們都相信,村上春樹很有可能是既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之後,第三個獲頒諾貝爾文學獎的日本作家,自2009年屢獲提名的他,始終是呼聲最高,卻也陪榜多年的候選者之一。原因其實很簡單,根據過往的實例,卡夫卡獎的得獎者有很高比例是跟諾貝爾文學獎的得獎作家重疊。

村上春樹是第六屆「卡夫卡獎」(2006)的得主,更是亞洲首位的得獎者;向來低調,顯少出現在媒體面前的村上,當年更帶著妻子親自出席領獎,他表示,卡夫卡是他非常喜愛的作家,也是他作為作家的原點,選擇出席亦是代表對卡夫卡的崇敬。

他在15歲時第一次接觸到卡夫卡作品,而他的代表作之一《海邊的卡夫卡》的主角,也是一位15歲,名叫卡夫卡的少年,這部作品,亦讓他在2006年獲頒「世界奇幻文學獎」的殊榮;同一年,他以短篇小說選集《盲柳、睡女》,獲得愛爾蘭「法蘭克.歐康納(Frank O'Connor)國際短篇小說獎」的肯定。

即使是英國的博彩公司,每年都將村上春樹視為是極有可能獲獎的人選之一,甚至連日本媒體,都曾在諾貝爾文學獎頒獎前,分析並列舉出性別、地域等因素,來作為村上獲頒諾貝爾文學獎呼聲最高的理由。儘管他本人早已表示過不在意,我們仍舊希望村上能在未來的某一年,再添此桂冠榮耀。

《身為職業小說家》 由 村上春樹◎著,賴明珠◎譯

出版社:時報出版

查看電子書

早稻田大學「#村上春樹圖書館」正式開館

2018年,村上春樹出席由母校早稻田大學舉辦的記者會,宣布要將自己的親筆手稿,信件、採訪資料,包含被翻譯成各國語言的著作,以及私人藏書和2萬張的黑膠唱片,捐贈出來作為公開展示之用。他表示自己膝下無子,倘若他死後,這些資料恐將四處散佚,而另一個理由,也是因為家中跟工作室可儲存的空間已不夠。

早稻田大學將這棟位在校區內,演劇博物館附近的五層樓建築重新改建,並委託日本知名建築師隈研吾操刀設計,依據村上所希望,打造出一間「活的圖書館」,這座圖書館裡藏有許多向「村上春樹」致敬的巧思設計,像是現在由學生經營的咖啡館「Orange Cat」,或是舞台劇卡夫卡的道具,甚至還復刻了村上春樹的私人辦公室。

2021年「村上春樹圖書館」正式開館,圖書館的正式名稱為「早稻田大學國際文學館 The Waseda International House of Literature」,早稻田大學更在此成立「翻譯與國際文學研究中心」,希望未來能成為一處具有國際視野的文化交流空間。村上表示,如果能對於想要研究他的人有幫助,沒有什麼比這更令他高興的,他希望每個來館的人,都能夠像是進到自己書房般地舒適自在。

《第一人稱單數》 由 村上春樹◎著,劉子倩◎譯

出版社:時報出版

查看電子書

也許這樣的書沒什麼助益——村上懷舊私藏的「#古典樂唱片」

在《村上春樹私藏 懷舊美好的古典樂唱片》一書中收錄了100篇,關於村上春樹收藏的486張黑膠唱片的裡裡外外,從唱片專輯的封面設計,到不同版本的比較,不同的指揮、演奏家或樂團,甚至是不同時期的錄音,每一篇都像是他親臨現場的導聆文字,同時也突顯出他對古典音樂的偏好與鑑賞品味。

「我對於古典音樂唱片的封套設計,可是相當講究。」雖說如此,但你仍能在這些毫無距離感的文字中,讀到村上春樹對於唱片的挑選原則。逛了將近六十年的唱片行,被他戲稱像是「宿疾」的興趣,收集黑膠唱片主要是以爵士樂為主,但從以前他就喜歡古典音樂,挑選的準則,偶爾也會單純就封面設計很棒就買,或甚至是因為「便宜」,更不諱言地表示,對於「名盤」沒什麼興趣。

看似不比爵士樂的收藏來得有系統,實際上卻已將古典樂經典曲目收集完整,他透過文字,將聆賞細節一一闡述,像是史特拉維斯基相當重要的作品《士兵的故事》,村上比較了伯恩斯坦、卡里維,史托科夫斯基與波士頓室內樂團的四個版本,其中也特別驚嘆伯恩斯坦這張早期的版本,單聲道的錄音整體聽來十分鮮明,幾乎能用「視覺化」來形容,而封套簡潔的設計,就十分符合他的口味。

《村上春樹私藏 懷舊美好的古典樂唱片》 由 村上春樹◎著,楊明綺◎譯

出版社:時報出版

查看電子書

配上「#安西水丸」的插畫,就會變成幸福的文章

主修美術與雕塑,日本大學藝術系畢業後的安西水丸,隨即就進到日本廣告公司電通集團上班,四年後離職到紐約廣告設計公司上班,之後再回到日本,進入到平凡社擔任藝術總監。兩人的第一次合作是在1981年,當時的安西水丸已成立自己的事務所,他為村上春樹刊載在雜誌《TODAY》的短篇小說《鏡中的晚霞》繪製插畫。之後的三十多年,兩人建立起了密不可分的合作關係與友誼。

細心的讀者或許早就有發現,在村上的小說中,偶爾會有個叫做「渡邊昇」或「渡邊」的人物登場,這其實就是安西水丸的本名;關於「安西水丸」筆名的由來,其實是取自他母親的舊姓「安西」,加上他從小就很喜歡的漢字「水」,年紀稍長村上春樹七歲的安西水丸,被稱為是日本「拙巧派」的漫畫始祖,唯二出版過的漫畫作品有《東京輓歌》和《青之時代》。

他不只為村上春樹的作品繪製插圖或封面,更成為他親如兄弟的重要工作夥伴,村上春樹曾說,自己的文字配上安西水丸的畫作便成為非常幸福的文章,它們沒有要讓人佩服或讓人讚嘆的必要,它們誕生後身體就直接裹上了「水丸性」的外表,舒服安穩地待在圖畫旁邊。

《青之時代》 由 安西水丸◎著,黃鴻硯◎譯

出版社:大塊

查看電子書

私人衣櫃裡的T恤,多到可以寫成一本《#村上T》

《村上T》是集結村上春樹在日雜《POPEYE》上的連載文章,他在前言〈不知不覺中收集到的東西〉所描述,自己對收集東西並沒有太大的興趣,卻總在不知不覺中不小心就收集了各種東西,包含雜亂無章的雜誌剪報、短到放不進削鉛筆機的鉛筆、多到聽不完的密紋唱片(Long Playing Record,簡稱:LP) ⋯⋯

而「T恤」也是屬於其中的一項——可能受到某種情感的驅使,有些因為價格便宜、或看到款式有趣就忍不住馬下,有些是馬拉松完賽的紀念T恤;而這些T恤當中,當然也有一些是,連村上本人都不好意思穿上街的「周邊商品」,大多是日本之外的國家,在出版村上的書籍時,同時製作來刺激銷售的,但這類情況在日本其實並不常見,結果家中竟堆了大概有九個紙箱那麼多。

村上最常穿的就是素面T恤,第二常穿的,是上面只有印著字母的T恤,而且是「上面最好不是在特殊脈絡下有意義的句子,而是會讓人忍不住偏頭思索:『到底是什麼意思?』只胡亂印上文字的東西」,讓人摸不著頭緒,卻又隱約藏著某些隱喻象徵的,或許正是這樣的莫名其妙或意味不明,才更讓人覺得好奇跟帶著想像。村上家中堆著塞滿T恤的紙箱中,其實還有很多說不完的故事。

《棄貓 關於父親,我想說的事》 由 村上春樹◎著,賴明珠◎譯

出版社:時報出版

查看電子書

唯有「#村上春樹」才能超越「村上春樹」

村上春樹在日本爆發疫情期間開始動筆,費時三年時間完成的新作《城與不確定的牆》,中譯本也正式出版,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毅力與意志,也唯有村上春樹才能超越村上春樹自己。

城與不確定的牆》的雛形其實是源自於他在1980年,刊登在雜誌上的同名中篇小說,完成後他對這篇作品稍感不足。當他在日本文壇初出道時,遂以這個故事為基礎,在1985年完成了《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但時隔三十五年之後,他又再度重新完成了這部長篇小說。

兩部作品有相似的情節背景與架構,彼此之間像是孿生關係,帶著讀者穿梭在這兩個鏡像世界。我們讀著村上春樹的文字,依循著故事主角「我」的腳步,走進了神秘的圖書館。在不確定的牆、蛋形的古夢,此時此刻的「妳」究竟存在於哪一個世界?

《城與不確定的牆》 由 村上春樹◎著,賴明珠◎譯

出版社:時報出版

查看電子書

本文作者

林廷璋

作家,私人圖書館「櫞椛文庫」館長。熱愛各種形式的閱讀,相信文字的力量,同時也懷疑所有的真理與真實。著有《東洋惡女十二名錄:殺人者的鮮紅掌心》。

需要聯絡我們?

If you would like to be the first to know about bookish blogs, please subscribe. We promise to provided only relevant articles.